播期推迟怎么办?河南给出抗湿晚播小麦“技术方案”
受9月以来持续阴雨影响,河南秋作物收获腾茬延迟,小麦播期较往年明显推迟,土壤过湿、积温不足等问题给夏粮生产带来挑战。10月15日,河南省农业农村厅针对性发布《小麦抗湿晚播技术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 “晚中求早、晚中求好、晚中求稳” 核心目标,
受9月以来持续阴雨影响,河南秋作物收获腾茬延迟,小麦播期较往年明显推迟,土壤过湿、积温不足等问题给夏粮生产带来挑战。10月15日,河南省农业农村厅针对性发布《小麦抗湿晚播技术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 “晚中求早、晚中求好、晚中求稳” 核心目标,
10月以来的32天里,全省平均降雨日数达21天,较常年偏多1.8倍——这场秋汛让今年小麦播种按下“慢进键”。省农业农村厅10月24日通报显示,全省85%麦田土壤湿度超饱和,小麦适播期已过,晚播已成定局。但对种粮人来说,晚播不是“死局”,一套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应
黄淮海的雨还在下,田里的水没到脚脖子,农机一踩一个坑。眼看霜降临近,往年这时候麦子都出齐苗了,今年连片都没整出来——乡亲们夜里睡不着,扒着窗户看天,烟一根接一根,心里就一个念头:这麦要是种不上,明年吃啥?
去年河南王庄村的老李愁坏了——玉米收完都霜降了,小麦晚播整整18天!村里人都说这地要荒,结果用了20-15-10配方肥,开春一测苗情,单株分蘖3.2个,最后亩产竟打了480公斤!这抗湿施肥的门道,今天给咱掰开揉碎了讲。
为啥晚播的小麦容易长不好?核心问题是 “积温不够”。就像人吃饭得吃饱才有力气长,小麦生长也需要积累足够的热量。每晚播一天,冬前有效积温就少 8-10℃,麦苗分蘖能力会变弱,根系也长不发达,冬天抗冻性差,来年成穗数自然受影响。
最近不少种地的朋友都在发愁,因为天气原因,地里前茬作物收得晚,小麦播种时间被迫推迟。很多人着急,生怕晚了会影响产量。其实,小麦晚播并不等于减产,只要掌握好方法,明年收成照样有保障。今天我就结合自己多年的种植经验和最新的农业技术,跟大家分享晚播小麦的高产诀窍。
“只要地里不上冻,小麦尽管往里种”。这句老话点出了小麦播种的基本条件——土壤不封冻即可播种。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无限期推迟播种时间。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小麦播种的那些技术要点。
当淮河沿岸的稻茬还泡在水里,华北平原的播种机已在泥泞中打滑——2025年的小麦播种季,正以“史上最复杂开局”考验着2.3亿中国种粮户。霜降已过,立冬逼近,全国3.3亿亩冬小麦产区正面临“湿度爆表+积温骤降”的双重挤压。播少了怕缺苗,播多了怕倒伏,农民手中的种子
霜降已至,正是黄淮海地区冬小麦播种最佳时间和关键时期,但受近期降雨、降温“双降”影响,今年冬小麦晚播面积预计比常年增加,培育冬前壮苗的难度进一步增加。
如何散墒,让冬小麦播种更靠近适播期?如何选种?怎么播种,让晚播麦有个好收成?10月21日,记者走进石家庄赵县,访农户、问专家。听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二级研究员、河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史占良,指导农户如何适配当前土壤条件进行播种,避开播种误区,夺得来年
“霜降”将至,正是黄淮海地区冬小麦播种最佳时间和关键时期,但受近期降雨、降温“双降”影响,今年冬小麦晚播面积预计比常年增加,培育冬前壮苗的难度进一步增加。针对当前生产形势和气象条件,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联合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制
连续阴雨让山东小麦晚播成定局,不少农民心里打鼓:晚了十几天,明年收成还能保住吗?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最新印发的《关键技术明白纸》给出了定心丸:晚播不等于减产,“麦喜隔年墒”的底墒优势,加上“五个应变”的科学操作,照样能种出高产麦。今年秋种的胜负手,不在“播早晚”,
晨起推开窗,风里已经带了些深秋的凉意,院外那片待播的麦田还裸着褐色的土,远远望去,倒比邻家早播的地块少了几分绿意。邻居王大哥路过时探头问:你这麦子还没种啊?再晚可就赶不上趟了,到时候产量怕要受影响。我笑着应下,心里却没慌——这些年种麦的经验告诉我,晚播小麦从不
地里的水能养鱼了,播种机直接趴窝。眼瞅着最好的播种时节一天天溜走,咱农民朋友的心,就跟这泡了水的麦田一样,又凉又沉。“今年这麦子,是不是真要种不上了?一年的收入,难道就打了水漂?”别慌!农技专家们带来了定心丸:“晚播,不等于绝收!只要方法对,晚播小麦照样能高产
近期连续降雨,导致田间积水、土壤湿烂,咱们的玉米收得晚,小麦播种期也推迟了。大伙儿别心急,播种晚不代表产量低!只要咱们科学管理,用好以下技术,照样能打好明年夏粮丰收的基础。“排水是前提,散墒是关键,晚播不晚管,技术夺高产”的总原则。落实(播期服从墒情、播量服从
针对今年的特殊气候,为了确保种足种好,今年秋种应采取哪些技术措施?10月15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省农科院研究员李升东介绍,本轮降雨历史上极其罕见,对秋种造成了不利影响,目前来看,今年小麦大面积晚播已成必然。
今年秋季,山东省经历连续阴雨天气,降水范围之广、雨量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历史罕见。综合风云气象卫星、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等资料分析,截至10月14日,全省近八成的站点10厘米农田土壤相对湿度在90%以上。而据预报,10月17日仍有一次全省性降雨过程。
秋雨连绵,地里的玉米还没收完,种麦子的时节眼看就要晚了。10月15日,山东省农科院研究员李升东认为今年小麦大面积晚播已成必然,但只要技术到位,晚播小麦也能种足种好。
今年秋季,我省经历连续阴雨天气,降水范围之广、雨量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历史罕见。综合风云气象卫星、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等资料分析,截至10月14日,全省近八成的站点10厘米农田土壤相对湿度在90%以上。而据预报,10月17日仍有一次全省性降雨过程。
最近黄淮海地区的朋友圈,几乎被连绵的阴雨“刷屏”了。从9月底到10月中旬,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小麦主产区的降雨量较常年偏多5成到2倍,农田土壤含水量普遍饱和,部分低洼地块甚至出现积水。眼看小麦适播期(黄淮海北部适播期一般为10月5日-15日,南部为10月1